2022年4月,教育部發(fā)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(2022年版)。今秋開學,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(2022年版)(簡稱2022年版義教課標)將正式實施。與原來的義教課標相比,2022年版義教課標有何變化?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會有哪些變化?近日,記者采訪了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教研員和部分學校老師,了解相關情況。
語文:
教學時長增加 提出“學習任務群”概念
課標是教學和評價之本。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初中語文教研員王中亞介紹,與舊課標相比,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(2022年版)有三個方面的變化:提出了核心素養(yǎng)的概念,從文化自信、語言運用、審美創(chuàng)造和思維能力四個方面對學生的能力發(fā)展提出了具體要求;提出了“學習任務群”的教學概念,“學習任務群”就是以真實生活情境中的任務驅動性學習來整合學生的學習內容、學習方法、學習情境,體現(xiàn)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、實踐性和運用性;增加了語文學習的教學時長,2011年版義教課標中語文教學時長占比13%至15%,2022年版義教課標中語文的教學時長占比提高到了20%至22%,主要強調了語文以文化人的教學目標,體現(xiàn)了語文的生活性、實踐性,突出了語文學科的基礎學科地位。
王中亞說,語文教學時長的增加與語文課標的變化有關系。比如,“學習任務群”提出的整本書閱讀、跨學科學習,這在2011年課標中只是做了簡單的提示,而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(2022年版)中,整本書閱讀、跨學科學習作為課程化學習項目正式進入教學內容。整本書閱讀相對于單篇閱讀和碎片化閱讀而言,就是要引導學生完整地閱讀一本書,從書中吸取完整的、全面的營養(yǎng),需要學生課內和課外相結合。跨學科學習,就是要整合語文和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,引導學生從更大、更高層面理解語文、探索語文,真正體現(xiàn)所謂的“大語文觀”。
數(shù)學:
調整為四個學段
加強幼小、小初、初高銜接
相比語文,數(shù)學課時變化不大,但數(shù)學學段發(fā)生變化,由原來的三個學段調整為四個學段,也就是把原來的一二三年級一個學段、四五六年級一個學段、初中一個學段,調整為一二年級一個學段、三四年級一個學段、五六年級一個學段、初中一個學段,并加強了幼小和初高銜接。
“第一學段內容細化到認識20以內的數(shù)、會20以內數(shù)的加減法、能辨認物體和簡單圖形的形狀、會簡單分類。這為我們一線老師教學指明了方向,告訴老師應該教什么樣的內容、該怎么準備、準備到什么程度、達到什么樣的學業(yè)目標等。”市昭明小學數(shù)學老師高婧說。
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初中數(shù)學教研員胡華介紹,與2011版數(shù)學課程標準相比,2022版課標有以下六大變化:在編排結構上,新增了核心素養(yǎng)和學業(yè)質量。在課程性質和理念上,強化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。深入探討了核心素養(yǎng),并將其融入課程目標。學段調整為四個學段,加強了幼小、小初、初高銜接。課程內容方面,調整了知識結構與各領域內容:調整了知識結構,重視整體性和遞進性;數(shù)與代數(shù)領域增加了推理要求,突出代數(shù)推理;圖形與幾何領域增加了尺規(guī)作圖的內容,強化了幾何直觀;統(tǒng)計與概率領域加入了百分數(shù)統(tǒng)計量等,反映了大數(shù)據(jù)時代特征;綜合與實踐領域提倡主題式和項目式學習,凸顯跨學科;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首次進入課程標準。課程實施部分,增加了學業(yè)水平考試、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的建議。
胡華表示,作為學生,要“三會”:要會用數(shù)學的眼光觀察現(xiàn)實世界,會用數(shù)學的思維思考現(xiàn)實世界,會用數(shù)學的語言表達現(xiàn)實世界。“三會”與高中階段的六大核心素養(yǎng)一脈相承,是不同階段的不同表現(xiàn)。
“未來的數(shù)學題,可能會出現(xiàn)大段文字,把數(shù)學關系隱藏在大段文字中,讓學生分析提煉。以后死記硬背數(shù)學公式,恐怕行不通了。”胡華說。
英語:
詞匯量增加
考試更偏重閱讀理解
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初中英語教研員董晶介紹,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(2022年版)的發(fā)布,標志著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的目標從“綜合語言運用能力”全面轉向“核心素養(yǎng)導向”。
董晶告訴記者,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(2022年版)有以下幾大變化:
以核心素養(yǎng)統(tǒng)領課程目標、課程內容、教學方式、考試評價、教材建設、教師培訓等課程設計關鍵要素和課程實施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
建立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分級體系,明確各級別學習內容和要求。在舊版課標中,以5級形式劃分各級內容和要求,新版改為三級目標,而且“一、二、三”級還出現(xiàn)了“+”級別,這個“+”是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準備的,也為他們提供了更多選擇。
以人與自我、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等三大范疇規(guī)劃和安排主題內容,并以語篇為依托,以單元形式組織課堂教學。
以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教學設計與實施,倡導在體驗中學習、在實踐中運用、在遷移中創(chuàng)新的學習理念。
推動“教—學—評”一體化設計與實施,將評價貫穿英語教與學的全過程,充分發(fā)揮評價的促學功能;優(yōu)化評價方式與手段,建立科學、合理的英語課程評價體系。
重視信息化背景下英語課程教與學方式的變革,鼓勵老師合理利用數(shù)字技術和在線教學平臺,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。
關于英語學習,董晶建議學生從以下幾方面著手:
一是要擴充詞匯夯實基礎。新課標要求學生具備的詞匯量“三級+”等級需達到1800詞,還有200個相關單詞。相較于2011版課標增加了200詞左右,課外閱讀量要求達到15萬詞,以一則語篇300詞來計算,需達到500篇或以上的閱讀量。
二是要擴展閱讀廣涉主題。在新課標下,語篇主題涉獵更廣,同級難度也有所增加,而今后的考試方向也會更偏重英語閱讀理解,難度和靈活度都有所提升,所以孩子們日常除課本外可選擇適當?shù)拈喿x材料學習,在主題上要聚焦人與社會、人與自然、人與自我,涉及內容要廣,跨度要大,緊密聯(lián)系生活實際、時代特征,反映社會新發(fā)展、科技新成果等。
三是要擴大訓練綜合運用。孩子們需要摒棄“啞巴英語”的學習模式,不斷提升“聽說讀寫看”綜合運用能力,借助信息技術,在“聽說看”上突破,借助有效訓練,在“讀寫”上落實。保持大量高質量詞匯的輸入和內化,實現(xiàn)更好輸出。
四是要開闊眼界提升素養(yǎng)?,F(xiàn)在的英語考試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,學生們要開闊眼界,除了多閱讀一些最新的時文信息,還可以多參加一些綜合實踐活動。
(記者 張麗 楊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