龔先生
近日,湖北武漢周女士去理發(fā)時,發(fā)現同時有4部手機對著自己在網上進行直播。她要求停止直播,卻遭到理發(fā)師的拒絕,理由是直播對顧客沒有損失,別的顧客還因為能在直播間里露臉而感到開心。
(相關資料圖)
隨后,周女士就此事進行投訴。面對當地媒體記者的走訪,當事理發(fā)師稱“又不是明星,普通老百姓怕啥?”最后經過交涉,這名理發(fā)師同意以后直播前會先征得顧客同意。
周女士的這番遭遇在社交平臺上引發(fā)討論,評論區(qū)里不乏有過類似經歷而感同身受的網友,其中,生氣、膈應、不舒服是大部分人對“被直播”的態(tài)度和反應。
圖源:“長江視頻”截圖
全民直播的時代,有人直播賣貨,有人直播健身,有人直播唱歌,有人直播日常生活……從新聞中可以看出,理發(fā)師直播并沒有惡意,更多是希望通過這一手段實現自我推銷和吸引顧客的目的。
不過這并不代表理發(fā)師的行為是正當或妥善的。根據《民法典》,除法律另有規(guī)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,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、不得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。此外,未經肖像權人本人同意,制作、使用、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就是對肖像權的侵犯。也就是說,無論是對周女士還是其他顧客,只要未經對方同意就進行直播,理發(fā)師已涉嫌違法;而對于要求停止直播遭拒一事,周女士完全可以依法追責。
然而直到被投訴,當事理發(fā)師也沒覺得自己哪里做得不對。這除了暴露其個人缺乏基本法律意識外,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下直播行業(yè)存在的一股風氣:只要能獲得流量、博得眼球,萬物皆可播。更何況直播理發(fā)“只是露個臉”,也許相當數量的主播還和理發(fā)師抱有相同的態(tài)度:一個普通百姓,有什么可矯情的?
2017年,某直播平臺將商家的公共空間視頻公開直播出去,引發(fā)質疑。圖源:金羊網
放下法律不談,從人之常情角度看,人們在理發(fā)時難免會有發(fā)型凌亂不整的時候,不愿被陌生人圍觀合情合理。此外,近年來,不時有不法分子利用惡意剪輯和修圖誹謗造謠,普通百姓因個人面部信息被盜用遭受損失的事件,也屢有出現。出于自我保護,周女士完全有理由拒絕被直播。
直播行業(yè)缺乏恰當的邊界,并不是一個新問題。今年初,山東日照一名醫(yī)生直播婦科手術事件因為突破了倫理道德的底線而引得輿論嘩然。如果說攝像頭伸進婦科手術室屬于罕見的極端案例,那么就已有新聞報道看,從理發(fā)店、美容院到商場、街頭,未經當事人同意的直播并不少見,有的網紅餐廳因直播食客吃飯場景引來爭議,有的直播網站上出現的飯店、健身房等公共場合攝像頭記錄的實時畫面也被認為涉嫌侵權。
老問題遲遲沒能得以解決,一方面是由于部分被侵權人的維權意識不強,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被直播,而維權難度大、成本高的事實又讓不少人望而卻步;另一方面,也是更為關鍵的原因,直播作為互聯網當紅風口,對主播和平臺來說都意味著利益。為了借風口起飛,少數主播會用獵奇或媚俗的內容不斷試探公眾與法律法規(guī)的底線,一些平臺對直播內容審核不嚴,遇到打擦邊球的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,直到出了事,才想起亡羊補牢。
直播是技術發(fā)展的產物,本身并無好壞之分。近年來,有年輕人通過直播為偏遠山村土特產找到銷路,有普通務農夫妻在直播中用鬼步舞治愈人心,還有更多人從直播中學到新技能、新知識。
要讓互聯網直播在未來發(fā)揮更大的積極作用,主播們先要在心中樹立法律意識,相關平臺要加強內容管理,對涉嫌違法違規(guī)的直播內容采取及時限流、暫停直播等措施。立法、行政部門則要及時出臺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(guī),確保直播邊界和規(guī)范的建立。
這是人人都有攝像頭的時代,但不意味著一切皆可直播,更不意味著人人都應該接受被直播。